“缩二脲”不合格的尿素千万别买,它是烧苗、烧根主要“凶手”!!
在化肥产品质量抽查中,“缩二脲”项目不合格成为尿素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之一。缩二脲是什么?其超标会带来什么危害?
“缩二脲”这种物质在生产复合肥的传统工艺中是不会产生的,所以,现在复合肥的国家标准中对“缩二脲”的检测不作要求。但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如处理不当,可能会产生“缩二脲”,因此,目前尿素的国家标准中要求检验“缩二脲”含量是否超标。
近年来,复合肥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,例如浆造高塔熔融喷粒工艺、油冷造粒工艺及转鼓喷浆造粒工艺,这些新工艺如有处理不当,如高温时间持续过长,很可能会产生“缩二脲”,而“缩二脲”会导致烧苗、烧根,造成肥害。也就是说,按目前的复合肥国标进行检测,即使所有指标合格,产品仍有可能产生肥害,因为“缩二脲”等容易造成肥害的物质没有被纳入检测范围。
当然,烧苗、烧根,造成肥害的黑手也可能不是“缩二脲”,而与施肥方法不当有关。但是,施肥方法不当很可能是由肥料配方的变化造成的。例如,传统的复合肥配方中,氮含量一般不超过15%,而现在不少复合肥配方中氮的含量往往超过20%。氮含量高了,施肥方法自然就得随之改变,一是施肥量要减少,二是施肥点离作物根部要远些,不能直接淋向作物,且淋施的浓度要低些,否则浓度过高产生盐害,造成烧根、烂根。肥料配方发生改变施肥方法也要改变的道理,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有责任告知缺乏经验的农民。
我国规定,肥用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应小于0.5%。“缩二脲”含量超过1%时,不能做种肥、苗肥和叶面肥,其他生长时期的尿素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施用。超过2%就容易造成植物中毒,发芽率低,叶绿素减损,机体发育不全,也就是出现烧苗现象。
在果、菜上长期、单独、连续施用尿素,容易造成“缩二脲”中毒,要注意防范:一,不可长期单一施用,要与硫酸铵、碳酸氢铵等氮肥交替施用;二,要与多元素肥料配合施用,促进营养协调;三,施用浓度不宜过高,一般浇根浓度为1%~2%,叶面喷施浓度以0.3%~0.5%,浓度过高易伤根。